美和村海平路長約300餘公尺,傳統民居伙房建築,村莊大廟「福德祠」,南柵、北柵、西柵傳統形制伯公,保存了聚落發展的歷史紋理,集合社區居民的力量美化鄉村,重新打造名人故居再創昔日風華成為社區文化廊道。
彩繪村道~1
彩繪村道~2
彩繪村道~3
彩繪村道~4
六堆大總理\曾應龍故居
大學士曾應龍學問道德受景仰,於清咸豐年間帶領鄉勇赴水底寮平服林萬掌事件,忠勇可嘉。
曾喜城教授指出,林恭之亂領導應變大總理曾應龍事蹟,是來台祖為裕振公派下十七世及十八世長字輩及英字輩先賢,清朝年間自內陸西山戶(內陸蕉嶺)移民來台,落腳屏東內埔中心崙,傳至我這代為25世,宗祠20世傑出先賢曾應龍大學士於1853年(清朝咸豐3年),林恭之亂時出任六堆第七屆大總理領導應變。
曾氏幼年家貧稟賦優異,屏東師範畢業任教國小三年後,保送台灣師大音樂系,任教基隆高中教師四年後,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德國,取得高級學位後赴法國深造,曾於1986年在法國世界作曲比賽榮獲冠軍,是國際知名的音樂家,大師作品曲風多元且融入易理,皆為不朽之作。
座落於海平路12號三省堂,曾興魁教授故居經其家屬同意規劃為紀念館,紀錄音樂家的生平,展示其作曲手稿,不僅永垂紀念一代音樂家的作曲風範,並激勵後人見賢思齊。
國際棒球教練\曾紀恩故居
曾紀恩為棒壇知名教練,出生於高雄州潮州郡內埔庄忠心崙(現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),曾紀恩一生奉獻棒球運動,帶領球隊獲得冠軍無數,由於對台灣棒壇的貢獻卓著,曾紀恩治軍嚴格,素有鐵血教頭之稱,直至離世多年,大家仍尊稱其為「教官」。
2005年獲頒中華民國二等景星勳章,以表彰他長年在棒球運動的成就。在此之前,台灣棒球界僅有王貞治曾於2001年08月獲頒三等景星勳章。而體育界至2009年02月為止,共有九人獲頒景星勳章,曾紀恩的二等景星勳章是其中最高成就者。
台灣第一刀\徐傍興故居
徐傍興出生於1909年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,一個鄉下孩子,竟考上了台北醫專(現為台灣大學醫學院)。畢業之後進入台大醫院外科部服務,並成為台灣光復後台大醫學院第一任外科主任,是民國50年代知名的外科醫學博士,號稱「臺灣第一刀」。
徐傍興故居為上百年客家傳統三台院建築格局完美;目前為「徐氏宗祠」其內部依循客家傳統祖堂,考究風水格局及建築美學,室內仍保存上百年居室文物,並有「忠義可嘉」牌匾,古椅古床妝奄,內容豐富足堪整理為文物館,做為民間認識一代名醫徐傍興博士,提供研究參觀與鄉土教學的場所。